泌尿系结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伏冬病夏治,艾灸更胜一筹,趁三伏天
TUhjnbcbe - 2020/9/15 17:07:00

虽然二伏已经过了两天了,但现在对冬病进行治疗,效果依旧不错。

冬病夏治是根据《*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配合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说通俗一点说,就是三伏天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阳气都达到最盛,身体活跃系数最高,汗毛孔开放的也最大,药物渗透性更强,此时采用艾灸等中医手段刺激穴位,帮助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更易于将藏在身体里的顽疾、寒气最大程度的排除体外,将体内的顽疾、寒气驱除出来,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然后再借助外界的“太阳能”、药物的补养及时补充体内所耗“阳气”,让体内阴阳环境重新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三伏天做艾灸治疗冬病,又叫“三伏灸”,艾灸本来就是通过燃烧发热刺激穴位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功效。故在“三伏天”施艾灸治疗就等于别人用的一般电池,你用的是南孚电池,“祛动”寒气的能力更强,更能将冬病夏治的理论贯彻到底,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因此“三伏灸”对因寒气过大引起的冬病,比如:一到冬天就严重的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腰腿痛病、肩周炎、手足发凉、女子宫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或者冬天容易得的冻疮、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阳虚型类疾病都有显著疗效。

艾灸注意事项

一、灸前注意事项

1、孕妇、经期内的妇女、阴虚内热证、实热证及感冒患者禁用。

2、空腹、过饱、太疲劳时或者脉搏超过90次/分钟禁用。

3、幼儿的卤xin门(婴儿头顶前部中间骨头未合缝的地方)不宜直接艾灸。

4、身体强壮的皮糙肉厚的男子宜选大柱多桩,身体虚弱的用小柱少桩。

5、跟心脏密切相关的血管经络,肉薄的地方,还有脸不易直接灸,以防危险或留疤痕。

二、灸中注意事项

1、灸时不能着凉,别开着空调,吹着风扇,开着窗户。

2、艾灸的顺序:遵循先阳后阴的原则,就是经络先六腑后五脏,位置即先背后胸、先上后下、先头躯干后四肢、先左后右。

3、艾灸时应注意力专注,施灸过程中应保持心情平静,不宜大喜大悲,也不易大吃特吃。

4、如穴位有“水”出现,亦属正常,是体内的寒气排出来了,是好事,用温湿毛巾擦干就好。

5、出现皮肤灼热微红,正常。

三、灸后注意事项

1、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刺激皮肤(包括用冷水洗手),至于洗澡四、五个小时以后再洗吧。

2、如不小心烫了个小水泡,别擦破,让其自己吸收就好。

三伏天酷热天,出门也要颤三颤。

冬病夏治时在三伏,可很多人望“夏”生畏,其实只要你掌握了艾灸的用法,不用出门在家也能做到“冬病夏治”。

扫一扫///才知健康是个宝

看一看///如梦初醒了!!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分享内容。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伏冬病夏治,艾灸更胜一筹,趁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