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的小吴已经是一位有5年痛风史的患者,小吴是一家贸易公司的业务员,平时应酬比较多,5年前的1天小吴应酬完后感觉自己右脚大拇指跟疼痛剧烈,他以为是自己什么时候没注意扭到了,便冰敷了一下,吃了点止痛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来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
医院,被医生诊断为急性痛风发作,开了一些口服药,吃完药后症状缓解了一些,小吴便没有继续服药,没有进行系统治疗,饮食上更没有注意。为了工作也只能继续参加应酬,医院用几天“止痛针”搞定,也断断续续吃过一些降尿酸的药,他感觉没什么效果就停药了。
小吴这一次来就诊,医生发现小吴全身关节长满了痛风石,严重影响了关节功能和工作生活,因为是长期被疼痛困扰,再加上病情反复发作,小吴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结果回报,小吴的尿酸高达umol/L,双手能谱CT能看到双手各关节,双腕关节草绿色尿酸盐结晶沉积,泌尿系统超声见肾结石。
医生在给予口服降尿酸药物预防痛风发作后,并加强对小吴的健康宣传,嘱咐他忌酒,海鲜,动物内脏,减少豆类,菌类食物的食用,每天要多饮水,饮水量要大于ml,加大尿量促进尿酸排泄。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显著性前兆,两天空腹血尿酸水平高于umol/L,就可以称之为高尿酸血症。大部分痛风患者仅仅是尿酸高但是没有其他任何不适症状,高尿酸血症的状态持续5-10年痛风才会发作。尿酸越高,发生痛风的几率就越高,但也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发生痛风。
一、豆制品到底是不是痛风祸根,以下内容告诉你。
据《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有1.7亿,其中痛风患者达万。
很多人也就从各种渠道了解一些关于痛风的预防保健知识,有一种说法就是“预防痛风不能吃豆制品!痛风祸根是豆制品。”那么痛风患者真的不能吃豆制品吗?答案是否定的,预防痛风或者痛风患者不是不能吃豆制品,而是要根据自身病情阶段来综合判断。
很多人都把豆制品列入了预防痛风的饮食黑名单,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非急性发作期的痛风患者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豆制品,每天控制在克以下是相对安全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发现,进食大豆和其他豆类制品,不仅不会导致痛风,还可能降低痛风的发病风险。
上海地区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食物中豆制品的总占比与痛风患病率毫无关联,而且像豆制品这一类植物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不仅不会增加尿酸升高的风险,反而会降低尿酸,促进尿酸排泄。
这是因为豆制品中有丰富的异黄酮,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再加上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促进肾和肠道更好地排泄尿酸。
再者嘌呤是一种具有极强水溶性的物质,很多豆制品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豆腐来说,其中所含的嘌呤已经流失掉了很多,每g的豆腐只有不到70mg的嘌呤,每g煮熟的大豆不到50mg的嘌呤。
患了痛风是需要彻底改变饮食结构,但也不必将豆制品列入饮食黑名单,而是要根据身体情况和病情轻重来决定。比如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和痛风后期的肾功能损伤期,就不能摄入过多豆制品,以免其中的大量植物蛋白在代谢时给肾脏带来负担。
那么现在社会中痛风患者越来越多了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二、痛风患者人数激增,以下几种原因在作祟!
痛风是血中尿酸升高超过正常水平,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中,导致关节周围出现疼痛且出现炎症的一种疾病。
当代社会,痛风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影响,食物结构越来越复杂,大量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被摄入到了体内,造成了疾病的发生。
首先就是摄入过多的肉类食物,大量食用肉类的话就会有大量身体无法代谢的嘌呤在体内堆积,经过一系列转化就会变成尿酸,体内尿酸含量升高就会增大痛风的患病概率。
其次是当代青年人因为工作性质经常久坐不动,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变慢,很多毒素垃圾就会在体内堆积,比如嘌呤。嘌呤长时间在体内就会转化为尿酸,诱发高尿酸血症,继而发生痛风。
最后就是饮酒。大多数人患痛风都与饮酒脱不了干系,酒进入体内后不会直接生成尿酸,而是会生成乳酸,乳酸会在肾内抑制尿酸的排泄久而久之尿酸在体内堆积过多就会形成尿酸盐。
所以为了预防痛风我们一定要彻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首先要从吃入手,因为痛风的发病完完全全体现了“病从口入”,我们不仅要适量摄入豆制品,以下这3种食物也要注意摄入量,它们才是嘌呤大户!
三、这3种食物要少吃,它们才是真正的嘌呤大户!
嘌呤在体内经过酶的作用和一系列化学反应就会转化为血尿酸,尿酸不断升高到血液无法溶解的水平,就会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痛风的发生。为了防治痛风,以下3种高嘌呤食物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
1、海鲜类食物
数据显示,沿海地区痛风发作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广东和山东“斩获”痛风发病率的冠亚军,几乎每8个人中就有1个高尿酸血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城市紧挨着海,日常生活中海鲜吃的较多,除了海参和海蜇皮,很多的海鲜都是高嘌呤食物,比如秋刀鱼中含有.4mg嘌呤、带鱼中含有.6mg嘌呤,长期食用这些食物,极有可能导致痛风的发作。
2、久熬的肉汤
嘌呤是一种溶于水的物质,肉汤熬制时肉类中的嘌呤就会析出到汤里,炖煮的时间越长汤里溶解的嘌呤越多,如果长期喝这些高嘌呤的汤,得痛风得几率就会越高,所以煲汤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个小时之内,熬煮超过两个小时的汤就不要喝了,在熬汤前最好将肉类焯一下水,这样既容易熟,还可以降低肉汤的嘌呤值。
广东痛风患病率高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广东人爱吃海鲜,还有一个原因是广东地区的居民喜欢和老火汤,而老火汤内嘌呤含量非常高,所以就增高了痛风的患病几率。所以痛风患者应该远离肉汤,如果想要喝汤,应该多喝一些清淡的蔬菜汤。
3、动物内脏
普通人每日嘌呤摄入量可达-0毫克,而痛风患者的嘌呤摄入量每日应低于毫克。而动物内脏中的嘌呤含量普遍都很高,每克猪肝就含有.5mg嘌呤,每g鸡肝就含有.5mg嘌呤。
动物内脏含有铁元素和微量元素,普通人少量摄入的话是对身体有益的,而痛风患者就要注意尽量不要吃动物内脏,以免身体内嘌呤水平急速升高,引起尿酸水平的波动,加重病情。
还有一些高嘌呤的蔬菜,比如每克香菇中就含有mg的嘌呤,每g紫菜就含有mg嘌呤,所以尿酸高的患者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这些蔬菜。
通过小吴的例子我们了解到了多数痛风都是吃出来的,所以尿酸高的患者要在饮食上格外注意。除了控制饮食还应该将体重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每天多饮水不饮酒,注意适当运动比如慢跑和快步走。定期体检将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方案,按时按量服药放松心态。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将尿酸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徐慧慧,邢海燕.对痛风患者采用对因护理的价值探讨[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5(03):-.
李刚,陈聪爱,程发峰,王雪茜,赵京博,王庆国.从医案分析王庆国教授对痛风的证治思路[J/OL].辽宁中医杂志:1-8[-05-28].
叶子丰,沈琳玲,戎宽,仇湘中,许辉.仇湘中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30(04):79-81.
张珊,李鑫德,李琴,苗秀欣,刘婷,燕菊,张嫣然.原发性痛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整体疼痛的现状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