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随着现代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和饮酒增多、运动缺乏、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滋生,脂肪肝发病率持续上升。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已经成了现代人在健康上面临的普遍问题。
脂肪肝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有可能发生脂肪性肝炎,并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脂肪肝的原因与营养失调、大量饮酒、糖尿病、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有很大的关系,轻度的脂肪肝没有明显的不适,中度以上是重度脂肪肝会出现四肢乏力、右肩背疼痛发胀,无缘无故的感觉头昏、口苦、口干、口臭、食欲不好、饭后腹胀、恶心、肝区不适、大便忽干忽稀等等,部分重度脂肪肝患者,化验检查可发现有转氨酶轻度升高或血脂升高。
脂肪肝上身别忽视
1、脂肪肝会发展为肝硬化
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自身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大量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
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及假小叶形成,就成为肝硬化。
2、肝胆相照,一损俱损
脂肪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时间一长就会累及脾、胆、胃、肠。肝脏有病常影响胆囊的功能。
脂肪肝患者中约20%-30%;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症。
中医认为,脂肪肝是由于肝失疏泄,肝血郁滞,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所致。而经络疗法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强身定神,对防治脂肪肝有很好的功效。
1、内、外关穴
取穴: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横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内、外关穴的作用是通经脉,调气血。按摩方法: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2、足三里穴:
人体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方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功效: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
现代实验研究发现,按压患胃炎、胃溃疡或胃癌病人的足三里,可见胃电波增加,且胃癌病人不规则的波形变得规则。长期按摩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脂、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预防中风发生。足三里穴的作用非常广泛。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持之以恒,对于防治脂肪肝有极大的益处。
3、大椎穴:疏通经络、祛风散寒、防治脂肪肝
大椎穴位于进度的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大椎穴具有清热解表,截疟止痫等功效,主治颈肩部肌肉痉挛、颈椎病、落枕、感冒,以及脂肪肝等,在没事儿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按摩一下大椎穴,按摩时取坐位,头稍向前倾,用大拇指和食指掐起大椎穴的皮肤做捏揉动作,经常按摩此穴,可疏通经络,疏肝理气,祛风散寒,补虚泻实,通经止痛,强身定神,扶正祛邪,对于防治脂肪肝有非常好的效果。
4、肝俞穴
取穴位置:该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中医理论认为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而刺灸这些穴位,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肝俞穴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脂肪肝的防治。
5、太冲穴
定位:在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也有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表现。
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一次持续5秒钟左右,进行到疼痛缓解为止。什么样的脂肪肝患者用太冲穴最好呢?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但如果你是那种随时可以发火、不加压抑、发过火后又可以谈笑风生的人,太冲穴对你就意义不大了。揉太冲穴,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中医推荐以上穴位治疗脂肪肝,各个穴位按揉下,每天两次。经常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防治脂肪肝,再配合运动和饮食调理,效果更好。
不过,医生也提醒大家,轻度的脂肪肝虽不会出现快速的肝脏损害及其他严重问题,但如果不加控制,其缓慢并发症也非常严重,轻则影响生活质量,甚者也会危及生命。所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坚持适当的锻炼,对防治脂肪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脂肪肝饮食原则:多吃粗粮少吃盐不吃肉皮和肉汤!
轻度脂肪肝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就是要控制总能量、供给高蛋白、摄入低脂肪、限制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具体做法是:轻度脂肪肝患者每天所摄入的总能量应该控制在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左右,不宜吃得太饱和太油腻,避免脂肪过多合成;同时可适当多选用脱脂牛奶、鸡蛋清、鱼类、虾类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促进肝细胞复原和再生;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是必须限制食用的。除了胆固醇,还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所以最好选用粗粮及小米等粮谷类,不吃或少吃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水果罐头和各类甜点心。同时,轻度脂肪肝患者每日食盐量应该在5克以下,因为盐能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
此外,得了脂肪肝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吃肉,但要限制肥肉、肉皮的食用,可以适当选用鱼肉、兔肉及煮过的瘦猪肉、牛肉、鸡肉等。在烹饪方法上,最好采用蒸、煮、烩、炖、熬、焖等方法,忌油炸、煎、炒的方法。一次进餐肉制品在75克—克为宜,在喝肉汤时要把上面厚厚的一层油撇掉。
轻度脂肪肝患者要多进食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加速肝细胞修复,其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加速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酸奶、大蒜、洋葱、香菇、木耳、山楂、绿豆等有降脂作用,平时也应该多吃一点。在酒水上,不宜喝可乐、雪碧等高糖饮料,要多饮绿茶,或喝些含糖少的猕猴桃和山楂饮料;最好戒酒,因为酒精可促进内源性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合成,加重脂肪肝程度,并对肝脏有损害。
她最后指出,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尤其是轻度脂肪肝,如果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是可以使细胞内沉渍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的。